【守护眼底健康】如果你近视600度以上,需要知道这些事!

文章来源图标来源: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发布时间图标 2025-03-19 阅读次数图标

很多人对高度近视并不重视,认为度数增高只会影响配镜,其他影响不大。

但实际上,高度近视最严重的问题是,随着眼轴增长,眼球变形,会引起眼睛内部结构变化,继而引发各类眼病,包括眼底疾病、青光眼、白内障等,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。

近视度数越高,致盲性眼病发生的风险也会越大,具体会出现哪些危害,又该如何预防,希小玛已总结如下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01


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?

正常成人的眼轴长度约为24mm,而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往往会超过26mm。这看似微小的2mm差异,可能引起血液循环障碍、营养不良、特异性组织变性等,从而更容易引发眼组织和的变化,引发各类眼病。而且,随着屈光度的加深与年龄的增长,相关并发症还可能继续增多和加重。


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到底有哪些?

1. 豹纹状眼底

如同过度拉伸的丝绸出现纹路,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在眼轴延长后变得细直,眼底呈现出特有的豹纹样改变,这是视网膜营养代谢异常的早期信号。


2. 黄斑病变 

眼底黄斑作为视觉最敏锐的"中央特区",它决定了眼睛清晰视物的能力。高度近视的眼轴增长会引发新生血管、出血甚至裂孔。 而黄斑相关病变,会导致视物变形、中心视力下降等问题。


3. 玻璃体液化

高度近视还会引起玻璃体混浊,眼前飘动的"飞蚊"不仅是视觉干扰,更是提示玻璃体牵拉视网膜的重要征兆。


4、视网膜脉络膜病变

包括弥漫性脉络膜退行性病灶、带状脉络膜退行性病灶及视网膜格子样变性。由于分布区域在周边,早期不直接影响中心视力,故不容易被发现。


5、开角型青光眼

随着眼球生长异常,眼轴被拉长、房水流通通道变窄,小梁结构及角膜组织发生变化,不能适应房水流通,从而导致眼压升高,从而损害视神经。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相对隐匿,且进展迟缓,在发病早期对视力水平影响不大,如果不及时检查,在早期发现及时干预,就很可能病情进入至中晚期,出现了视力下降、视野缺损等不可逆改变,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

6、白内障  

高度近视易伴有眼内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变性等异常,晶状体的透明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,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,即白内障。


7、视网膜脱离   

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病率也比普通人要高,变性的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,在玻璃体长期的不断牵引和外力作用下,变性的视网膜容易被拉出裂孔或撕裂,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腔,导致视网膜脱离。患者早期会出现闪光感,病程逐渐发展后会发生视野缺损和中心视力下降。


8、后巩膜葡萄肿   

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拉伸,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,发生局限性扩张,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巩膜膨出,最终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。



02


高度近视患者日常如何避免眼底损害?


1、运动安全原则

尽量避免极限运动、举重、外伤碰撞等事件。这些情况会使体位迅速变化,并对眼球形成机械强力冲击,使得高度近视眼本就薄弱的结构组织进一步恶化,从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危及视力。


2、留意早期异常症状

注意视力的变化和眼部早期任何其他异常现象,如有这些症状需要立即就医

▶ 飞蚊数量突然增加并伴随闪光感

▶ 视野出现固定黑影或幕帘样遮挡

▶ 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伴视物变形

▶ 眼胀头痛伴虹视现象(看灯光有彩虹样光环)


3、定期检查清单

基础项目:每年1次散瞳眼底检查、眼压测量

深度监测:OCT(光学相干断层扫描)评估黄斑状态

危人群:建议每6个月进行广角眼底照相筛查周边视网膜

4、用眼健康法则 

实践20-20-20护眼法则:用眼20分钟后,注视6米外(约等于20英尺左右)景物20秒。

建议屏幕使用距离保持50-70cm,环境照度保持在300-500勒克斯,也更利于护眼。

文章出自: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(http://www.bjcmer.com/bskp/4825.html)转载请注明出处
优惠活动更多 >
专家推荐更多 >
便民服务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